人民日报:雪山下的公园城市,为她刷屏!

2022.03.22

3月11日,全国两会胜利闭幕,成都公园城市建设受到媒体广泛关注。近日,人民日报记者走进成都环城生态公园,以它为引,将公园城市的幸福美好生活、创新发展模式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一一展现 。

时至今日,成都本地著名摄影师嘉楠,仍记得2020年8月25日农历七夕这天。

蜀山之王贡嘎山与幺妹峰同框,峨眉山、大雪塘、华西雨屏峰等一一出现,瓦屋山、仁宗雪山等也都被记录在了摄影师的镜头里。

超过十座雪山出现在目视范围内,一张在成都遥望雪山的全景图在朋友圈和自媒体刷屏,除了带给无数市民“颈椎舒适”,也让“雪山下的公园城市”震耳欲聋。

从“窗含西岭千秋雪”,到“雪山下的公园城市”,横亘在成都平原2300年,成都城如今越来越绿,越来越清,公园在城里,城在公园中。

是花园,也是游园!

每天清晨,家住桂溪生态公园附近的李阿姨,总喜欢带着家里的小孩到公园玩耍。朝阳拂过每一寸肌肤,小孩子玩闹的声响传遍绿草红花。

音乐声起,翩翩起舞。带着老年大学里的学员尽情吮吸绿的气息,年轻的赵小花老师,则青睐到户外感受春的气息。“有小桥、流水,有新鲜空间”,提及公园带来的变化,赵小花说这里是花园,是人的乐园。

而对于工作缠身的市民曹先生来说,到公园里打球,是他难得的休憩。书店、花店、商店和咖啡馆、茶馆,徜徉在环城绿道里,打完球满身大汗,到茶馆淡淡品茗,是曹先生的生活里特别趣味。

是花园也是游园。在成都绕城高速以南,桂溪生态公园与锦城湖公园相望,成为成都环城生态公园里生态本底最好的一个。

作为绿道体系的一环,环城生态公园既是花园,也是游园,更是乐园和家园。休息时可以散步、喝茶,运动时可以打球、跑步,消费时可以买花、读书,可以领结婚证,可以停车,可以与宠物亲密互动……一座城市,因公园而更美,市民有了更高品质生活。

千年前,古蜀先民沿岷江自上而下,在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上男耕女织;千年后,高楼林立的水泥丛林间,真正的绿道伴着湍湍溪流,为城市人滋养心脾。

“目前,开云电子体育(China)官方网站环城生态公园已有各级绿道609公里,整个天府绿道已累计建成超5100公里”,成都天府绿道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康瑛说,如今市民已经可以在“回家的路”上体验社区绿道。而从家里出发骑车五分钟,便可以体验到各级各类绿道带来的各类场景服务。

1

公园城市建设,如何更恒久?

一张成绩单,足见成都与绿结缘:近年来,成都新增公园面积超过43平方公里,全市森林覆盖率超过40%。常住人口近2200万,作为全球唯一能遥望5000米以上雪山的千万级人口城市,成都需要公园,也更需要品质公园。

可如何花最少的钱,建最美的公园?

在成都“绿道”人看来,“两个平衡”引以为傲——

建设模式上,“以城市品质价值提升平衡建设投入”。

发展模式上,“以消费场景营造平衡管护费用”。

变传统单一的政府投资建设和补贴,为消费场景经营获得补偿,改变的不只是模式,更为公园城市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。

“各类消费场景的营造,不仅让市民在绿道里享受到更高品质的服务,还为开云电子体育(China)官方网站持续造血”,多年深耕公园城市建设,康瑛深知,没有良性的建设发展模式,便无法保证公园的品质。

选择在桂溪生态公园办起茶馆,看着三三两两的顾客走进遵生小院,冯玮满是欣喜,“他们不仅可以来休息,还可以到这儿谈事情、工作和交流。”

公园,为城市带来生态价值,更要实现生态价值向产业价值、消费价值、人文价值等各类价值转化。

“成都要建高品质生活宜居地,就离不开生态产品价值的多元转化”,研究公园城市建设多年,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发展研究院院长陈明坤如是说。

2

实际上,在“两个平衡”之外,价值多元转化已清晰可见:

在成都新都区天府沸腾小镇,“绿道+火锅”模式吸引一众市民打卡;

在彭州小鱼洞渔江楠绿道,渔江楠区域的竹产业、冷水鱼产业得到很好带动。

而若从更长远周期看,价值将达“万亿”规模。

据专家估计,仅环城生态公园一个,建成后,每年生态服务价值约269亿。未来四十年,总价值将达1万亿以上。而从公园建成到2050年,各类消费场景和生活场景所产生的总支出将超过1万亿。此外,更久远尺度上,相关的土地收入也将达到1万亿。

对康瑛而言,长久时期的经济价值之下,最基本的生态价值更值得珍视:环城生态公园全环超133平方公里,人均增绿近10平方米;全环10万亩农田,又将为人们带来人均10斤的粮食和蔬菜。

3

未来,公园城市还可以怎样?

沿着成都环城生态公园行走,桂溪生态公园里各级绿道在缓丘延伸,青龙湖里油菜花盛开,锦城湖公园里游人如织……

品质之上,公园城市的可能性正越来越多样。

公园变得更“智慧”。游人越来越多,停车便是问题;公园很大,对老年人而言,行走也成困难;需要随时随地服务,如何智慧提供?在环城生态公园,一套智慧管理系统在5G和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,让一切变得可能——智慧停车,效率更高;智能导引,少走弯路;智慧服务,满园“科技感”。

社区长在公园里。今年2月15日,成都在全市启动首批未来公园社区建设。未来的公园社区是什么样?一番可以预见的畅想已近在眼前:产业与城市融合,各类消费和生活场景融入公园,绿色进入城市的每一寸肌体。城市变得像公园,公园也长在城市里。从健康医疗、人文教育,到休闲消费、创新创业,公园可以实现,城市能够满足。

生活因公园改变。孩子在水边逗闹小鸟,无人会去伤害;游玩之后,市民将垃圾随身带走;越来越多人喜欢到公园打球,跑步……参与公园城市建设多年,在康瑛眼里,市民的生活因公园而变,“变得更健康,更有品质。”一座公园,塑造城市,也塑造人。

高品质公园,将带来高品质生活。

未来,这座雪山下的公园城市,将按照《国务院关于同意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批复》行动,让理念不断落地生根。

当被问及,在龙泉山上拍雪山是什么感受?嘉楠说:“好像是一个人拥有了这座城市,也拥有了这些雪山。”

未来,嘉楠正计划着拍摄更多城市里的公园,公园里的城市。

“她那么美,值得我好好记录”,他说。